1、淀粉污水特征及處理技術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淀粉污水處理技術,淀粉污水是淀粉以及相關淀粉化工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淀粉工業是一個高耗水工業,據測算,每加工生產1噸精淀粉需耗水60噸。淀粉在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高濃度酸性有機污水,水體的pH值為4.3~7.7,其COD值通常在1000mg/L左右,主要含有蛋白質、糖、纖維素、木質素等有機物及K、P、Ca等礦物質。
淀粉污水處理技術包括物化法和生化法。物化法常用的有絮凝沉淀法、吸附法、氣浮法等,生化處理法包括厭氧處理法(UASB)、厭氧-好氧處理法、水解酸化-好氧處理法,光合細菌(PSB)處理法等。
2、淀粉污水資源化
2.1提取蛋白質和氨基酸
淀粉污水中回收蛋白質的方法主要有沉淀法、氣浮法、發酵法、絮凝法和超濾法。
蛋白質顆粒表面帶有電荷,并且顆粒表面覆蓋一層水膜,因此,蛋白質溶液相當穩定。沉淀劑能夠破壞水膜,中和電荷,導致蛋白質顆粒脫穩凝聚而沉淀。向豆類淀粉粉漿污水加入葡萄酸-δ-內酯使蛋白質沉淀析出,然后水解得到氨基酸。經中試,每噸粉漿污水中能夠提取20kg粗蛋白,氨基酸產率為粗蛋白中總氮的88.7%。
淀粉污水處理技術采用氣浮分離技術從1噸淀粉污水中提取5公斤蛋白飼料,同時污水中的SS和COD去除率分別達80%和30%以上。雷曉燕利用淀粉廠污水發酵生產單細胞蛋白。在培養條件下,所得單細胞蛋白的濕重、干重分別為1174.7mg/100ml、218.9mg/100ml。采用超濾法從甘薯淀粉污水中提取糖蛋白,并建立了數學模型。使用中空纖維素膜,壓力0.17MPa,pH6.5,溫度25℃,進料濃度小于0.15%,結合蛋白的截留率為68.15%。
2.2提取植酸鈣和肌醇
植酸鈣(菲汀)含20%肌醇,是制取肌醇的主要原料。肌醇在醫藥、化妝品、發酵、食品工業中有廣泛的應用,米糠、麩皮、玉米、淀粉污水是提取植酸鈣和肌醇的主要原料。收以淀粉污水為原料制取肌醇,采用水解-中和-脫色工藝,肌醇收率在10%以上。
2.3生產乳酸鈣
乳酸鈣是機體吸收率最高的有機補鈣劑,常用做制藥、食品和飼料添加劑。王歲樓利用小麥淀粉污水發酵生產乳酸鈣,應用雙酶法糖化-乳酸發酵-產品提取工藝,乳酸鈣的收率為78.9%。
2.4生產生物制品
(1)培養白地霉
利用小麥淀粉污水培養白地霉。在培養白地霉以前,先將小麥淀粉污水進行糖化處理,然后在經糖化處理的污水中培養,生物量與總糖利用率分別為1.345g/100ml和58.4%。
(2)培養食用菌
利用淀粉污水培養金針菇如香菇,發現經液化處理后的淀粉污水較適合作金針菇和香菇液體深層發酵的培養液。金針菇在培養液起始pH6.40時生物量最高,香菇在培養液起始pH5.10時生物量最高。
2.5生物制氫氣
以牛糞堆肥為菌種來源,以模擬淀粉有機污水底物,通過厭氧氫發酵產生生物氫氣,同時使污水得到凈化處理。較佳初始pH值7.5,最大產氫能力為166ml/g,較佳底物濃度為5g/L,COD去除率達40%~60%。生物氣中氫氣濃度可達61%,產物中沒有甲烷氣生成。
以上為介紹淀粉污水處理技術,歡迎更多污水處理技術知識請咨詢漓源環保。
本文為漓源環保小編整理的資料,如需要進一步了解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或獲得定制方案:
請聯系漓源環保工程師:辛工13580340580;張工13600466042

走進漓源環保 用專業打動每一位客戶
漓源環保于2006年由5位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是一家技術型的專業工業污水處理服務提供商;是高新技術企業;是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及桂林理工大學科研合作時間單位。公司領導及骨干均為注冊環保工程師或注冊建造師。長期致力于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技術開發、設計、施工、調試、運營管理等全程服務!

1.資質齊全
環保工程專業承包資質證書、環境污染治理資格證書、高新技術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等。

2.科班專業團隊
每個項目均由十五年以上行業經驗的注冊環保工程師或建造師負責或支持。

3.技術支持
公司由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與華南各大高校技術研發實踐合作。



